判斷一個網站打開速度快或者是慢主要取決于以下一些因素:
一、網頁內容的大小
網頁內容所包括的文本、產品的圖片(靜態(tài)的,動態(tài)的)、視頻、Flash文件等。這里涉及到瀏覽器的原理,瀏覽器的技術原理就是將網頁下載到客戶本地緩存,然后通過瀏覽器解析源碼,以瀏覽器窗口編譯出用戶可以正常閱讀的圖片和文字,因此,網頁文件的大小決定了網站是否能快速打開。
二、網絡的最小帶寬
網絡的帶寬包括對接點和客戶端兩個位置,對接點指的是出口端與入口端(如電信對網通的對接點),另一個就是客戶端自己本身的最小帶寬。
三、DNS解析時所花費的時間
包括往返解析的次數及每次解析所花費的時間,它們兩者的積就是DNS(何謂DNS)解析所消耗的時間;因此,很多人忽視了DNS的問題,其實,DNS對網站解析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服務器和客戶端機器的配置
包括服務器端與客戶機端的硬件配置程度,同樣的網絡環(huán)境下,酷睿雙核的服務器的運算能力肯定要強一些,毫無疑問的;同樣的網絡環(huán)境下,你用一臺賽揚的機器和奔四雙核處理器的電腦,打開同樣的網頁,速度,也肯定不一樣。
綜合以上四點,可以得到以下的網頁訪問的總時間的計算公式:
網頁打開時間=網頁內容大小/最小帶寬 解析次數*每次解析時間 服務器處理時間 客戶端解析時間
從上面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到,通過提高網絡的帶寬可以降低網頁時間,但要注意,網絡中的瓶頸不一定是用戶的接入點,而很可能是不同網絡運營商之間的對接點。
對于同一個用戶下載同一個頁面,第一項 即頁面的大小與網絡最小帶寬的比值是基本一致的。第三項處理時間是指服務器和用戶的PC機的處理能力,該項隨著網站服務器的負載而變化,所以網站的服務器處理能力越強,其響應的時間相對也會更好,在相同條件下,公式的第二項將會對響應時間產生重要的影響。這里面的服務器處理時間,現在都基本上趨近一致了。
而我們所做的就是盡量地去減少DNS在解析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因為只有縮短網站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是提高訪問速度的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將用戶要訪問的內容推送到離用戶最近的地方,讓他們的訪問如同訪問本地。
背景介紹
互聯網有一項著名的8秒原則:客戶在訪問網站時,如果時間超過8秒就會感到不耐煩甚至極有可能就直接關閉網頁了,如果下載需要太長時間,他們就會放棄訪問。據調查有近50%的用戶由于網頁速度不穩(wěn)定或頁面下載速度過慢,而停止訪問曾經推崇的網站。
企業(yè)網站頁面顯示的速度取決于眾多的因素,包括服務器性能、網絡傳輸質量、網站出口帶寬、網頁架構、網頁內容包括涉及到的圖片和視頻的大小等等。